當(dāng)前位置:華人佛教 > 佛教名詞 >

【修行】如何修行?佛教修行的基本方法

【修行】如何修行?佛教修行的基本方法

修行佛教解釋)

  修行是一個過程,意思是,通過修正言行意,符合特定風(fēng)格的生活方式。以期達(dá)到一種理想的境界。

  修行,即一刻接一刻的覺察情感、思想、言語、行動、念頭。有人說:真正的修行就是一個道理:斷惡修善、成就太上圣道。其實修行不應(yīng)該有什么善惡之分,

佛教修行的基本方法(圣嚴(yán)法師

  佛教的化世功能,就是以佛法來凈化人間,提升人品,使得眾生,既得現(xiàn)世利益,也得后世安樂。如何達(dá)成其目的?便是依照佛陀所說的教法去實踐、去修行。

  佛教基礎(chǔ)的修行方法,不出福業(yè)、定業(yè)、慧業(yè)。福業(yè)是指布施與持戒,定業(yè)是指禪定,慧業(yè)是指智慧。以修「布施」、「持戒」的功德,可得人天福報,也可進(jìn)而成就佛果,唯有佛陀堪稱福智圓滿的人。以修「禪定」的功德,可得現(xiàn)實的生理健康及心理平衡,也可進(jìn)而于身后直升禪天、梵天、更可成就佛果,唯有佛陀的定境最高,故有「如來常在定,無有不定時」的功力。有了深定、大定,才能有大慈悲與大智慧。以修「智慧」的功德,可于現(xiàn)世少欲知足、少煩惱,進(jìn)而能得離苦、斷苦得解脫,最后可以大智深慧度無量眾生。

 。ㄒ唬┎际

  布施是最容易的方法,通常說,有錢出錢,有力出力,無錢也無力的人怎么辦呢?那你從旁用嘴說兩句好話好了,啞子呢?那就只要心想這是好事,我若有能力一定去做,人家做好事,我也滿心歡喜?墒侨绻腥耍怀鲥X、出力,專門叫人去做好事、幫忙人,是否也算得是布施?事實上他勸人為善的行為,即是出力的布施。

  世界上行善布施的人,并不全是富翁,甚至所謂同病才能相憐,自己有痛苦有困難,覺得需要人家?guī)椭,因此見到別人有痛苦困難,便也希望有人去幫助。有人厭惡不肯出錢做善事、布施的富人,而稱之為“為富不仁”。其實富人的錢,如果不是橫財,原是由于舍不得用錢,把一個錢一個錢省下來,積聚而成富人;如果把錢全用了出去,他就成不了富翁。所以我們應(yīng)該勸富人布施,但不可挖苦他。

  布施有二個對象:一是布施貧窮的人,即是幫助需要救濟(jì)的人;另一是布施宗教團(tuán)體,即是佛教說的佛、法、僧三寶。

  佛教說布施三寶比布施窮人功德來得大。我們用錢救助人,是希望以一個錢救十個人,還是希望一個錢救不了一個人?布施給三寶,三寶所做的事是,幫助所有需要救濟(jì)的人得到佛法。因為人類的真正痛苦,不在于缺少物質(zhì)。佛教的重點是幫助人們在心理上解決痛苦、解決煩惱,這是徹底解決痛苦的方法。布施給三寶,三寶可以幫助更多的人解決重大的問題,所以布施三寶比布施窮人的功德來得大。

 。ǘ┏纸

  持戒不僅僅是守清規(guī)的意思。持戒的本意是:所有不該做的壞事應(yīng)該戒除,已戒除的壞事不應(yīng)該再做;沒做過的好事應(yīng)該去做,已做過的好事應(yīng)該持續(xù)不斷地做下去。總而言之,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。

 。ㄈ┒U定

  禪定,分成三個步驟,也可說分為三個階段,而達(dá)到三種不同的境界。第一是身心平衡,第二是物我合一,第三是物我雙亡。

  身心平衡:就是使我們有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心理。做到了,我們便是正常而健康的人。物我合一:是一般宗教經(jīng)驗所希望達(dá)到的境界。即是我和世界萬物合而為一,凡是中西歷史上的大哲學(xué)家及大宗教家,都可能達(dá)到這一階段。物我雙亡:只有禪才能達(dá)到這一目的。

  禪,就是教你達(dá)到“無”的境界;無,并非等于沒有東西,而是沒有之中,一切都存在,可又并不等于物我合一。物我雙亡是到了真正開悟之后,覺得我們這個世界完全是假的,雖然是假的,世界還是照常存在。在此三階段之中,我們又可以用三個名詞來解釋。

  身心平衡是小我的階段。即是平常所感到的正常心理狀態(tài)之下的平靜安逸的自我感。物我合一是大我的階段。此我的存在和宇宙萬物的存在合而為一,不管上帝在我心里或我在上帝里面,都是大我的觀念。物我雙亡是無我的階段。既無小我,也無大我,只是清楚地、自然地、活潑地、無礙地存在。

  諸位不要以為修禪定必須要坐在那里的。修禪定有許多方法,靜坐只是一種基本方法而已,禪的開悟,并非只靠靜坐,只是開始時,需要靜坐的基本訓(xùn)練。實際上念佛、誦經(jīng)、懺悔禮拜、祈禱,無非是要使心力集中,而禪的初步工夫,便是如何訓(xùn)練你的心力集中。所謂“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”,“誠”便是心力集中。心無旁鶩,只有一個念頭,集中在一個念頭,這就禪定的初步工夫。所以諸位不可把禪定的范圍看得太狹小,禪定是包括一切修行方法在內(nèi)的,禪是通于大小三乘及顯密二教的。

  (四)智慧

  智慧包括有三個項目:聞慧、思慧及修慧。聞慧是經(jīng)由眼耳所見所聞的一切修行方法而得到的啟悟。思慧是看到、聽到,或?qū)W到東西以后,加以慎思明辨的工夫。修慧是從修行前面所說的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(jìn)及禪定的五種方法中所得的悟境。以上六種修行方法,是一體的,其重心則在智慧上。不過,想要得到真正的智慧,則必須兼修其他的五種方法。如果撇開其他五種,僅修其中一種,譬如說老是打坐的話,縱能開悟,悟也不會深的。

  也有人說,出家人不做生意,也沒有錢布施給人,是不是也修布施功德?告訴諸位,布施并不全是用錢,而且,用錢財布施只是小布施,用佛法智慧布施才是大布施。因為救濟(jì)人身的困難是小布施,救濟(jì)人心而得解脫生死的痛苦是大布施。昨天與今天,我在此地做的就是大布施。

修行的詳細(xì)解釋

  1. 修養(yǎng)德行。

  李二和《流浪的夢》:“生活是最本真的,修煉是無須講求形式的。時空中無處不教堂,無處不佛堂;無處不天堂也無處不地獄。”

  2. 為超凡脫俗、擺脫生死輪回而努力實踐的各種方法。

  《蘇菲派經(jīng)注》(釋):“蘇非派的修行方式不一,可分為肉體修行和精神修行兩種。”

  俗語中將修行當(dāng)作做好事,如認(rèn)為舊時官廳中權(quán)力大容易做好事救人,故有“公門里面好修行”之說。明·葉憲祖《金鎖記》:“禁長哥呀!自古道公門里面好修行。”《野叟曝言》中獄官見文素臣查出隋氏被女禁虐待,跪地求告道:“公門中好修行,望老爺高抬貴手。”

  道教是以陰陽五行來闡述天地萬物的規(guī)律,以五行生克來平衡修天地宇宙萬物與人類自然的和諧。修行等于調(diào)治,萬法不離陰陽五行,五行在天為寒暑燥濕風(fēng),在地為金木水火土,在人身為心肝脾肺腎,在佛教為殺盜淫妄酒(貪嗔癡慢疑),在儒教為仁義禮智信(溫良恭儉讓),佛教看五行的陰面=殺盜淫妄酒(貪嗔癡慢疑),儒教看的是五行的陽面=仁義禮智信(溫良恭儉讓),修行就是用儒家的仁義禮智信,對治佛教的殺盜淫妄酒,用儒家的溫良恭儉讓,對治佛教的貪嗔癡慢疑,回歸本根, 根在道教的金木水火土 ,也就是五行生克制化的方法。